华中农业大学怎么样?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背靠青山,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教学科研园地集中连片,建筑群错落有致。
办学历史悠久 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
后几经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农学院、南昌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合并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曾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后实行农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直属划转教育部直属。2005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基础条件优良 校园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合742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80万㎡,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5。9万㎡,学生宿舍面积22。4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36亿元,生均超过1万元;图书综合馆藏24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0万册,图书馆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重要成员,华中地区高校3个B级成员馆之一;校园网“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覆盖全校。
建有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基地2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育种中心6个,省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研发中心5个。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园。
学科优势明显 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
现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居全国第19名,其中作物学列第1,畜牧学列第2,园艺学、水产均列第3,农林经济管理列第5,生物学、农业资源利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均列第6。
生物学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类学科之后列全国高校第4。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九五”、“十五”期间连续2次被评为国家优秀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2004年连续2次年检为优秀。
教学成就斐然 我校在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2001年、2005年两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3种,其中一等奖1种,二等奖2种;2003年—2005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1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8门。
教务处2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录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其中农科优势专业和生物学特色专业的录取率50%-80%;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科技成果丰硕 “十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共1434项,其中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植物转基因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78项,部省级项目530项,国际合作项目46项;获得科技经费约5。
45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9项;获得授权专利53项;推广各类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150多项。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被媒体誉为“六个一”(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的标志性成果。
我校被评为实施“863”计划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国际交流活跃 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20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伙伴关系,“九五”以来承担国际合作和外资项目120多项。
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试点单位。2007—2008年将承办国际油菜大会、国际柑橘大会等重大国际性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