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意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反映本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并对本民族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思想文化的总称。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统称。高校校园文化对在校师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务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前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已陆续开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高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高校的领导干部是高校发展的领导者,但是当前一些高校的领导干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深刻的认识,由此导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相关工作的开展重视不够,即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传统文化,也往往是浮于形式、轻视内涵的形式主义。这些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前者是教的主导者,后者是学的主导者。在高校的课程中,部分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而高校教师的学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观而深刻的。同时,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思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领导者,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影响。大学生是高校文化中最活跃的主体,但是由于自身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大学生会视外来文化如珍宝,却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重视,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事,急需高校教师的殷切教导。(二)高校相关制度不健全高校的规章制度起到维持学校秩序正常运行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相关制度的建设,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系统规划,课程设置不合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占的比例不足,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利局面。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在校内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校内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缺乏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这同样不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高校基础投入不足高校领导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重视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健全都会导致高校在相关基础建设的投入上出现不足。在基础设施上,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校园环境观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无法在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无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图书馆藏上,一些高校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类书籍,这不利于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高校传统文化老师紧缺,并且专业素养不高,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一)校园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没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校园文化由于其特有的属性,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校园文化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校园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校园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的小的集合体,社会文化在校园中处于特殊的存在状态,它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同时能够在兼容并蓄中实现传承与创新,这就不断赋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第二,校园文化能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发挥校园文化作为环境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克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弊端,通过对在校师生的教化与熏陶,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抓思想引领 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全覆盖 大理市少艺校成立于1979年,是云南省唯一一所具有艺术特长教育功能的公办全日制小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777人,其中有白、彝、回、藏、傣、纳西等15个少数民族学生548人,占学生总数的70.53%;教师34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2人,占教师总数的64.71%。学校始终坚持“人无我有办好艺术教育、人有我特抓好文化教育、人特我优提高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注重育人为本,突出艺术教育,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连续十多年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县级示范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省、州、市级文明单位”。 少艺校充分发挥学校宣传的主阵地作用,坚持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培养“四有”新人目标融为一体,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认真落实民族教育课程,组织好每两周1次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和每学期1次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重点、分层次、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对1-3年级低段学生重点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对4-6年级高段学生重点开展民族知识常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突出艺术教育特色,以召开主题班队会、进行知识测试、开展主题征文、组织手抄报评比的“四个一”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画民族彩绘、看民族影片、听民族故事、学民族工艺“六项”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四个认同”和“五个维护”意识深深扎根于各族少年儿童心中。截至目前,学校共举办民族团结专题讲座14场,2399人次参加;参加民族团结知识测试、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和书画比赛1156人次,不断扩大了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面。 抓文化传承 实现民族艺术教学全提升 民族文化传承是少艺校特色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探索建立艺术教育目标、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机制、艺术教育评估“五大体系”,大力实施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践体验中传承民族文化“三项工程”,做到了民族文化在传承中保护、在传承中弘扬、在传承中发展。 建校本进课堂。少艺校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兴趣特长,全面实施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项目课程,在舞蹈课中增加彝族打歌、白族舞蹈;在声乐课中增加白语说唱、白剧;在民乐课中增加白族唢呐、白族小三弦;在美术课中增加白族剪纸技艺、白族扎染等,陶冶了学生情操,活跃了课堂气氛,得到了家长认可。充分挖掘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实施了《创新艺术教育 凸显艺术特色》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多学科、多角度向学生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组团队展风采。精心挑选品学兼优、才艺突出的学生,组建了“小金花艺术团”和“少年民乐团”。定期举办“小浪花”艺术节,为学生展演学习技艺、展示学习成果搭建了平台、创设了条件。其中歌舞表演唱《大理山歌多又多》唱到了北京,唱到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中南海。加大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和宣传推广力度,举办了大理市“放飞梦想”青少年民族音乐会,推出了《金蛇狂舞》《紫竹调》《采茶灯》《叽哩蝈》等经典节目。多次代表省州市参加文艺展演,获得了较好成绩,其中琵琶弹唱《说唱白语》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二等奖,白族歌舞《弹弦子的小阿妹》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九届少儿艺术电视大赛金奖,小合唱《啊吱咯咯》、民乐合奏《叽哩蝈》获得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请专家传帮带。积极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坚持民族文化传承从少年儿童抓起,聘请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分学段、分学科进行知识讲座、技艺传授、展示演出,在寓艺于乐中开拓学生视野,普及民族传统文化。深入开展“薪火相传 根脉相承”系列活动,共举办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打跳等体验教学及知识讲座15场次;开展面对面、手帮手的白族扎染、白族剪纸、白族面塑、彝族刺绣等民族技艺传授5场;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开展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甲马纸制作、民族歌舞弹唱说唱展示等,不断强化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感知和体验。主动与大理白族文化传习所合作,邀请民间艺术家开展示范性教学活动,重点传授白剧经典唱段演唱技巧,全面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被大理州文体局、大理白剧团授牌为“白剧传承基地”。 抓载体创新 实现民族师生情感全融合 少艺校牢固树立“文化立校、艺术兴校、质量强校”的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将民族团结教育与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着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组建琵琶、二胡、白族小三弦、白族唢呐、白剧演唱等兴趣小组,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文化课、艺术课结对帮学活动,结成帮学对子100余对;认真落实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助学政策,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关心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注重青少年身心健康,设立了大理市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聘请校内外6名专家对全市上百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利用“学雷锋日”、“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与乡村学校、儿童福利院学习交流、活动联谊,不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找准切入点,创新活动载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营造了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春雨润百花,艺蕾满园香”。大理市少艺校以打造艺术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所育人环境优良、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突出、师生关系融洽的学校在苍洱大地熠熠生辉,展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 上一篇:校园文化指什么?麻烦告诉我
- 下一篇: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