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去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指出湿地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保护湿地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求林业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并对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做出了部署。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按照《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我国是世界湿地大国,目前有自然湿地362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77%,《湿地公约》所列的各类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国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353个,近40%的自然湿地纳入了保护范围,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为加强湿地保护奠定了基础。探索性地开展了湿地保护和恢复试点,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广泛开展了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和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促进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湿地的认识正在经历着把湿地看成是荒滩荒地到将湿地作为国家重要生态资源的转变。相应的,在思想观念上正在经历由注重开发利用到保护与利用并重,并逐步做到保护优先的转变。这些转变虽然是初步的,但对湿地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湿地保护仍然是生态建设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首先,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过去的压力主要来自解决吃饭问题,为了增加耕地而大量开垦围垦湿地。当前的压力则更多的来自于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为了经济建设而过度开发湿地资源。其次,影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未得到解决,特别是思想认识缺位,政策机制缺乏,资金投入缺少,管理体系薄弱。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湿地的现象不断发生,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功能不断下降,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针对当前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严峻形势,为适应国家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功能为中心,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力量,认真落实好《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努力实现湿地保护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使我国60%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到2020年,使70%以上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湿地保护与利用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完善的自然湿地保护网络和管理体系。
实现上述目标,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树立保护为基础的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严格保护规范利用行为,以科学利用巩固保护成果,把湿地保护管理引入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湿地保护发展与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这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三是重点工程实施与面上工作的关系。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是林业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湿地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好湿地保护工程的同时,做好湿地保护面上的工作,做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四是部门主导与依靠各方力量的关系。按照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的要求,在认真履行林业部门自身职责的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有利局面。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共管、提高保护能力建设五大优先工程。湿地保护优先工程,就是加强湿地保护区建设,发挥保护区在保护自然湿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控制湿地的污染。湿地恢复优先工程,就是在重要湿地保护区开展水资源调配与管理,对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综合整治,努力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可持续利用示范优先工程,就是选择具有开发潜力、有示范意义的区域和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为湿地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经验。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建设优先工程,就是以社区为湿地保护的基层单位,以保护为中心设计和规划项目,大力实施有利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社区发展项目。提高保护能力建设优先工程,就是建立国家和地方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根据当前湿地保护工作还处于抢救性保护阶段的实际,紧紧围绕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这一核心,做好各项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按照工程规划的要求编制好湿地保护工程近期实施规划,明确分阶段建设的目标和重点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将建立湿地保护区作为抢救性保护的关键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抓紧建立保护区,使更多的自然湿地尽快纳入保护范围,在条件所限暂时难以建立保护区的地方,因地制宜积极建立保护小区或设立保护站点;加快推进《湿地保护条例》的制定工作,把湿地保护管理引向法制化轨道;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制止肆意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加强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湿地培训、资源监测和履约工作;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把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作dong为湿地保护的基础性、前瞻性工作来抓,使湿地保护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 上一篇: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
- 下一篇:保护湿地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