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越来越火,你会想去做民宿吗,你觉得利润大吗?
小柒有一家民宿运营管理公司,控股的有六幢民宿,直接或间接参与了100多个村子的民宿选址、投资、策划、路演和运营。今天,和楼主聊一聊民宿的现状和一些比较客观、理性的建议:
1、民宿繁荣的表象,掩盖不住盲目投资的伤疤貌似民宿红火,生意不错,网红打卡很欢,图片非常美,但是真正赢利的民宿又有多少?特别是投资500万以上的轻奢民宿,他们到底有多少是做情怀的,还是含泪经营的?
以莫干山为例,作为孕育了中国民宿业的圣地,各项光环经常刷屏网页和手机,2017年初,《德清县乡村民宿服务标准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城乡统筹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至此,德清乡村民宿标准才正式成为“国标”。但与此同时,受同质化竞争、运营团队不稳定、目的地基础设施不足、在地生活体验欠缺、周边其他目的地分流等多重因素叠加,飞速发展的莫干山民宿市场似乎出现了某些异样:部分民宿入住率在持续下滑,有甚者空置期长达数周;以往标价上千的民宿现今出现“松动”迹象,促销对折乃至送房券的活动相继出现;而另外据了解,一些明星民宿的创始团队,目前已经完成股权转让套现。
从当年的满脸幸福、一厢情愿的情怀式投资,到今天的困境,哪里走错了?哪里偏离方向了?都是要思考的。按50%的入住率,15个房间的体量,每晚赢利300元,投资500万,保守估计6年回本,这还不算银行贷款产生的利息,不能算特殊时期,例如今年疫情一来,最保守估计少了1/3的收入。而且旅游受气候、地理位置、景区引流、当地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大,关键是装修升级是一个没有底的窟窿,刚刚去年召开了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的浙江天台塔后村,民宿装修的频率从几年前的三年一次,加速到现在的一年一装修,搞不好,你赚来的,不小心又填进去了。
利润还是情怀,或者重新定位民宿和酒店的最大区别是温度,服务的柔性和人文关怀是民宿可以呈现给客人的第一温度。
酒店管理更多侧重于规范化、标准化,极致的追求细节上的精益求精。而这方面是民宿业主最欠缺的,试想一想,白天扛着锄头,晚上和客人大谈经营管理之道的毕竟少之又少,但是民宿有家的温暖,有共享的厨房,有当地的人文熏陶,可以和客人共进晚餐,一起喝酒,品茶,可以和客人讲创业的故事,或者当地一些奇闻逸事,甚至半夜起来,陪客人去听蛙鸣,去捉萤火虫,这都是情怀,和利润无关。
利润来自哪里?入住率,没有入住率一切都是空的,你再好的民宿,再好的服务,就是没客人来,不要不信这个邪,就有些民宿超级漂亮,但是入住率还是远远达不到预期。
而每每坚持的情怀,在不断下滑的入住率打击下,也会慢慢的开始动摇,起初的美好心愿也会被事实的残酷撕的支离破碎。
所以,你要给自己的投资重新定位,你要清醒的知道利润来自哪里?而不是利润能有多少?这是有先后的顺序的。先有利润点,再有利润的增长。
利润点在哪里?1、引流。引流是多渠道的,线上的爱彼迎、携程、飞猪,线下的旅游联合体、民宿协会等组织。如果你会做自媒体,抖音、头条、公众号都是不错的选择;
2、活动。组织周末杂货铺、周末文创集市、书友会、各类雅集,活动你可以免费提供场地,茶水、咖啡、小点心可以二次消费;
3、二次消费,甚至三次消费,通过烘焙课、书法课、禅画课、抄经、拓字、手工坊、美食课堂、养生课堂等方式丰富生活空间的内容,课程可以是免费,是一种载体,但是它承载了很多二次消费的实物;
4、跨业结盟。书吧、音乐吧、清吧、咖啡吧、陶吧等的结盟,打通消费界限,融合营销;
先有设计感、体验感,才有利润民宿是一种语言,一种把大自然和生活方式可以舒适对话的建筑语言。一种把文化传承与未来时空无缝衔接的建筑语言。
今天就不详细展开选址和地理环境了,说说设计感和体验感,设计感是用身体的所有器官可以感触的外在输入,好的设计感,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有获得感,有满足感,有幸福感,有尊重感,有存在感,而好的设计感,是未入住前买单的最大动力。
体验感是向内的,是内心在获得外在各种体验后产生的共鸣、思考和赞赏,并为此去积极导向的动机。极佳的体验感可以让客人成为民宿的代言人,他愿意无偿的去分享他经历过的故事,喜悦,充满深情的去传递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房一舍。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更多疑问或观点,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我是小柒,民宿资深运营人士,在评论区等你!
- 上一篇:民宿行业未来发展如何?
- 下一篇:法式风格样板间有什么样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