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城市景观设计-分享最新的景观设计案例

您现在的位置是:美城市景观设计 > 居住社区 >

居住社区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发布时间:2021-07-11 23:23居住社区76次浏览
夜幕降临,松赞塔城的灯光亮了起来。摄影/关海彤 好的民宿 像一个个鲜活的小型博物馆 或让人看到一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 或让人看到传统的建筑之美 或让人看到主人的审美倾向...

夜幕降临,松赞塔城的灯光亮了起来。摄影/关海彤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像一个个鲜活的小型博物馆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或让人看到传统的建筑之美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歇脚之地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为旅途开辟了一方新空间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它连接起乡村与城市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风景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由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和图书团队与途家联合推出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深入多地域实地采访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为旅行者提供全新的旅行体验方向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早餐时间,我从二楼的房间下来,穿过一楼的客厅,来到一个透明玻璃墙的明亮小饭厅中。摄影师身份的男主人正在准备早餐的黑咖啡,女主人端出了自己做的三明治,他们年幼的儿子则举着一个变形金刚小汽车,找机会想对我炫耀一番变形方法——这里是“山水间”,大理一处鲜花掩映的别墅小区,我在旅途中享用着这家人的生活空间。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房屋主人把自家多余的房间拿出来供旅行者居住,并顺便提供一些关于旅行的信息指导;旅行者则避免了标准酒店昂贵的住宿费用,并在房东家里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

2017年民宿越来越火,什么叫民宿?如何做好民宿?

“回应山房”的茶场,在著名的武夷山“三坑两涧”,这里出产的茶青,被视作最具“岩韵”的珍贵商品。到了5月采茶季,民宿主应红夫妇会带你入茶场,体验采茶。客人可以用自己采来的茶青,在山房制茶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制作岩茶。摄影/吴俞晨

如今,在全球,许多年轻背包客热爱这样的旅行方式。还有人专门为此撰写攻略书籍,分享各种新奇的居住体验,指导更多的人上路远行。

在中国,这种旅居业态被称为民宿。

“民宿”,这个与标准化酒店概念相左的新词,大概从10年前就悄悄开始流行。

只不过,“民宿”这个词在中国诞生之初,就不仅仅是原始的“分享生活空间”的含义,而在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民宿所包含的内容,要更加丰富而有趣。

1

“理想的生活方式”之后,再谈民宿

绿林环绕的莫干山西坡。供图/晓辉设计工作室

远离城市、隐居、诗意的生活……

这些理想关键词,推动着一大批人进入那些山水灵动的美好之地,无论他们先前是什么职业、以什么面目出现于人前,此刻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身份:民宿主人。

70后大叔躲进百年村落,爆改5个石屋小院,青山绿水中做一场森林美梦

90后小夫妻卖了5家客栈,在洱海边种出一间老院子,一见钟情相守一生

70后姐弟隐居茶山,在999平方千米森林氧吧造出一片避世秘境,诗酒琴茶逍遥人生

……

上面这些眼熟的超长网络标题,都描述着一个个民宿界的梦想案例。

这些满怀理想的主人,是民宿“1.0 版本”的核心力量,也是民宿曾经最动人之处。

2

1.0版本后,“高端民宿”应运而生

旅游胜地千岛湖,西坡闹中取静的选址是一个别致的所在。它也为住客还原了一个“喧嚣”之外的千岛湖。摄影/陈小苍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旅游景区爆满的场景使一部分人望而却步,他们纷纷不再以热门旅游目的地为首选,开始选择度假休闲游。这时候,住宿体验与周边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民宿出现得恰逢其时:与标准化酒店里千篇一律的房间相比,中国民宿呈现出来的居住形式可要五花八门得多。

北京是2017年上半年最受欢迎的民宿目的地城市第三名。四合院式北京人记忆里最深刻的标志之一,充满着生机的四合院民宿,成了更多人到访北京时心有所念的去处。图/视觉中国

上海热闹里弄中的民居、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云南茶马古道上的魁星阁老戏台、土家人的吊脚楼、莫干山的民国老别墅、徽州的徽派老房子、乡村边上的老油厂、被改造的旗袍店……

这些自带历史与文化的建筑,就已经足够形成“建筑之旅”的主题了。

为顺应这种时势,途家网、爱彼迎等网站也形成了强大的互联网预订平台,为旅行者提供方便的选择渠道。

莫干山西坡玉宝家。供图/晓辉设计工作室

而与国外民宿相比,中国民宿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差别,是价格。

背包客们在国外旅行首选民宿的一大原因,就是民宿的价格比经济型酒店略低;

而国内的民宿价格普遍高于经济型酒店,相对高端的民宿价格甚至大大超过了五星级酒店的价格。

受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外民宿的受众以背包客为主,而国内民宿消费者则以中产阶层为主。

这类受众群体的需求,引领了一部分国内高端民宿的发展,并天然承担起“度假酒店”的角色任务,而不再以年轻背包客为主要对象。

民宿的“2.0版本”就这样出现了——与“1.0版”相比,它们在居住体验上更加舒适,服务也趋于高端与标准化。

毕竟,当全家出游时,一栋独立小别墅或一个带庭院的复式套间,比简单的主人客房要舒适得多。

3

两个著名的民宿群落“鼻祖”

丽江国际青年旅行社的公共空间。供图/老谢

云南西北一线、浙江莫干山,是中国民宿有两个鲜明的集中地带,也分别是“1.0版本”与“2.0版本”的代表

云南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是一片广大的区域。气候温和、风景宜人,当地的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与内地迥异。

早年,这一带曾是国内外背包客旅行的胜地,民宿也借此浪潮扎下根来。那时,它们有一个比民宿更流行、也更朴素的名字:客栈。

颐园。供图/夏雨清

夏雨清(右)来到莫干山,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他也因此被众多民宿人称为“莫干山民宿第一人”。摄影/陈杰

与云南的民宿带相比,莫干山的民宿带范围则聚焦得多。

2002年,当时的媒体人、后来被称作“莫干山民宿第一人”的夏雨清找到莫干山的颐园时,最初只是想给女儿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休假去处。后来,慢慢地又将多余的几个房间进行改造,开始接待客人。莫干山因此正式有了第一家民宿。

莫干山的环境安静优美,距上海、杭州只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十分适合周末短期度假。这里开创了高端设计类民宿的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莫干山民宿由于主打高端消费人群,因此在保持高端体验的同时,价格也较高,同期带动了周边本地人经营的普通民宿的价格上扬,这也成为民宿发展中比较独特的现象。

阿姨烧的山中土菜。摄影/陈杰

4

设计师拥有什么样的自由?

莫干故事里,将一号院一层于二号院二层连接起来的公共平台,两个院子的人都能在这里休闲娱乐。摄影/陈有坤

莫干山民宿带并没有与本地的传统文化对接,而是用法国山居、裸心谷等一系列十分集中的异国风情建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伴随着这一波民宿浪潮而进入并关注这个行业的,还有一类人,就是建筑设计师。

为什么很多建筑设计师开始选择民宿作为主要方向?

城市常规住宅受到人口、政策、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既无法充分个性化,也无法形成舒适的居住体验。

而民宿建筑恰恰能摆脱这种桎梏,自由而充分地体现出建筑师的理念与倾向;当建筑师拥有这种自由时,更应该审慎地使用自己的权力。

——毕业自哈佛大学建筑系、在杭州开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戚山山如是说。

在民宿建筑上,当代建筑设计师如何与传统乡村形态保持良好互动?这个问题才刚刚开始。

莫干故事二号院的室内客厅,原建筑的木屋架被保留在空间内,成为极好的装饰元素。摄影/陈有坤

5

老建筑·新体验

“关麓小筑”主屋二层的雕虫书屋,原来为卧室,因让于楼梯入口处,原有空间大幅缩小,于是改成书屋。既保留了原有空间的基本样貌,又增加了空间的功能形态。摄影/谭源

在民宿涌现的过程中,乡村老建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普通的乡间老民居改造,除了惯常的水电与内部装修之外,主要需改善“采光”这一大问题。

而在某些带有强烈本地文化特征的民居中,比如徽派建筑,为了保留文化特征与居住体验,改造会进行得更加谨慎。

关麓村原汪庭辉住宅轴测图。供图/李秋香

《碧山》杂志书的主编左靖为我们展示了他在安徽黟县的关麓村精心改造的一处徽州式建筑民宿——关麓小筑。

为了符合传统审美,他对建筑的增删一丝不苟,特意查阅诸多建筑资料,并延请当地会古法建筑技艺的工匠施工。

改造完成后,关麓小筑被清华大学的乡土建筑学者李秋香称赞“可以当作建筑改造的范本带进课堂”。

此举还引领了当地居民进行建筑改造的审美风气,大家纷纷放弃日渐向城市审美靠拢的改造方式,重新审视、发掘徽派老房子的美。

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在政策逐渐放开经营权之后,有了一轮新生的机会。

五号山谷的一处木质阳台。居住在深山中,并不意味着要牺牲生活品质。供图/五号山谷

6

“主人精神”与“服务精神”的悖论

大理民宿集中地之一——洱海边的双廊镇。图/视觉中国

以前是IT(信息技术)人士的红点,做久了城市的上班族,希望换一种可以“说走就走”的自在生活,于是和妻子二人在洱海边盘下一栋院落,开起了一家名叫“春暖花开”的民宿。

“春暖花开”经营得有声有色,后来又扩建了院落,这本应是一类美好故事的结局,然而有件事情却没想到:原来经营民宿是在做服务业。

服务业要求日常每一个细节都要盯紧,“说走就走”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

站在尚仁善居身后的五加山上,远处便是观音峰,脚下云雾飘逸。摄影/一半

对很多怀抱生活理想的“1.0时代”的民宿主而言,“没想到进入服务业”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问题。

民宿的特色与魅力来自“主人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主人也是民宿的灵魂所在。

主人的审美决定了民宿的选址、建筑、内饰,主人的生活经验与生活品味决定了民宿的入住体验,民宿表达的就是主人本身,主人精神为民宿赋形。

这种纯粹的“主人文化”,也决定了民宿本身不会迅速扩张。

莫干山裸心谷。供图/裸心集团

然而,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民宿却面临标准化服务的需求。大部分时候,“主人精神”与“服务精神”并不是完全合一的,甚至是相悖的存在。

酒店的那套体系在个性化的小型民宿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的。更何况,对于由主人亲自打理的小型民宿而言,服务本身也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

但是。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反而孕育了民宿新业态发展的可能性。

7

民宿的“3.0 时代”来了

和煦阳光下的西坡院落,一幅静谧的乡间景象。摄影/人像图书馆

大约在2010年之后,随着旅游度假需求的增加,许多热门旅游地经历了一轮民宿数量暴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之中。

途家、爱彼迎、小猪短租等在线平台,还推出了以共享闲置房屋为主旨的在线短租业务,为民宿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许多调研机构的结论是,民宿行业依赖“小而美”发展,进入门槛比较低,但能否赢利,还要留下一个问号。

同样出于赢利的问题,许多在“1.0时代”依靠主人情怀来做的民宿,逐渐退出了这个供大于求的市场。

杨桃院子的内部空间。这是位于鼓浪屿的一幢老别墅,有宽阔的院子,以及区别于一般民宿的高格调。供图/杨桃院子

“1.0时代”,民宿的特点是具有参差多态、个性十足的主人文化,它们用不同于连锁酒店的格局和经营业态,部分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0时代”里,高端设计师的进入,使民宿在精品小众路线上迅速发展。

到了民宿的“3.0时代”,周边行业的对接、政府的关注、资本的进入、众筹的方式使民宿行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格局,最终受益的仍将是终端消费者——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住宿体验空间。

夜色中的徽州古村落。摄影/刘学文

短短十余年时间,大陆民宿已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化,产生了全新的业态方向和行业格局,并且变量仍然不断生发。

民宿的三个时代发展,反映的是一个大时代——民宿的变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

这个时代刚刚开始。

文丨范亚昆

摄影丨关海彤、吴俞晨、陈小苍、陈杰、

陈有坤、谭源、一半、人像图书馆、刘学文

供图丨视觉中国、晓辉设计工作室、老谢、夏雨清、

李秋香、五号山谷、裸心谷集团、杨桃院子

本文选自《地道风物·民宿时代》

点击书封,了解更多

——END——

公益广告5